炰
拼音 páo 注音ㄆㄠˊ
部首
部外笔画 5
总笔画 9
详细解释

基本字义

páo   ㄆㄠˊ

  1. 〔~烋(xiū)〕古同“咆哮”,猛兽怒吼;也形容人暴怒。
  2. 古同炮,把带毛的肉用泥包好放在火上烧烤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粤语:paau4
  •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pau2bau1[梅县腔]pau5[台湾四县腔]pau2bau1[客英字典]pau5pau2
  • 康熙字典

  • 《巳集中》《火字部》 ·炰 ·康熙筆画:9 ·部外筆画:5
  •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����同炮。《詩·小雅》炰����膾鯉。《魯頌》毛炰胾羹。 又《詩·大雅》女炰烋于中國。《傳》炰烋,彭亨也。《箋》自矜氣健之貌。 又炰烋,亦作咆烋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克翦方命,吞滅咆烋。雲徹叛換,席卷虔劉。 又《集韻》俯九切,音缶。同缹。詳缹字註。*考證:〔《左思·魏都賦》克翦方命,吞滅咆烋。雲徹叛換,度卷虔劉。〕 謹照原文度卷改席卷。
  • English

    roast, broil; bake

    炰字组词
    带炰的成语
    热门查询
    本站源码出售,有需要联系QQ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