壓
拼音 注音ㄧㄚ
部首
部外笔画 14
总笔画 17
详细解释

基本字义

  ㄧㄚˉ

方言集汇

  • 粤语:aat3ngaat3
  • 客家话:[梅县腔]a2ap7[海陆丰腔]ap7a1[客英字典]ap7[陆丰腔]ap7[客语拼音字汇]ab5eb5[东莞腔]ap7[台湾四县腔]ap7a1[宝安腔]ap7
  • 康熙字典

  • 《丑集中》《土字部》 ·壓 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14
  • 《廣韻》烏甲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乙甲切,����音鴨。《說文》壞也,笮也,塞補也。一曰鎭壓。《唐書·柳仲郢傳》仲郢爲京兆尹,政號嚴明。爲河南尹,以寬惠爲政,或言不類京師時。仲郢曰:輦轂之下,彈壓爲先。郡邑之治,惠愛爲本。 又《集韻》益涉切,音嬮。伏也,合也。 又諾協切,音。一指按也。 又於豔切。通作厭。足也,疾惡也。《前漢·叔孫通傳》朕甚壓苦之。 或作厭饜。
  • 说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三》《土部》 ·壓
  • 壞也。一曰塞補。从土厭聲。烏狎切
  • English

    press; oppress; crush; pressure

    热门查询
    本站源码出售,有需要联系QQ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