譌
拼音 é 注音ㄜˊ
部首
部外笔画 12
总笔画 19
详细解释

基本字义

é   ㄜˊ

  1. 同讹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粤语:ngo4
  •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ngo2[客英字典]ngo2[海陆丰腔]ngo2[梅县腔]ngo2
  • 康熙字典

  • 《酉集上》《言字部》 ·譌 ·康熙筆画:19 ·部外筆画:12
  • 《唐韻》五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吾禾切,����音吪。《說文》譌言也。引《詩》民之譌言。今《小雅》作訛。又《玉篇》僞也,化也,動也。又妖言也。����詳訛字註。 又《山海經》章莪山有鳥,名曰畢方,見則邑有譌火。《註》譌亦妖訛字。 又《集韻》吾瓜切,瓦平聲。與譁同。 又《集韻》古委切,音垝。與詭同。
  • 说文解字

  • 《卷三》《言部》 ·譌
  • 譌言也。从言爲聲。《詩》曰:“民之譌言。”五禾切
  • English

    false, erronious

    热门查询
    本站源码出售,有需要联系QQ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