渗湿于热下

渗湿于热下

见清·叶桂《温热论》。热性病湿重于热,热邪为水湿抑遏,不能外透,应使用利湿药分利水湿,热邪才能外透。例如湿温初起,头痛恶寒,身重疼痛,舌白不渴,脉弦细而濡,胸闷不飢,午后身热较高。用三仁汤(杏仁、飞滑石、白通草、白蔻仁、竹叶、厚朴、生薏仁、半夏)。其中滑石、白通草、生薏仁都是淡渗利湿,配合其它芳香袪湿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。

相关中医名词
中医名词分类:体表部位 方药 时病 病因 外科病症 杂病 身形脏腑组织 腧穴 灸法 伤科病症 治则 辨证 眼科病症 四诊 脏腑功能及其关系 经带 耳鼻喉科病症 胎产 针法 病理 经络 外治及其他 小儿杂病 妇女杂病 医史 神气精 五行 阴阳
热门查询
本站源码出售,有需要联系QQ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