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存实亡

名存实亡的解释

成语拼音míng cún shí wáng

成语解释名义上还存在,实际上已消亡。

成语出处唐·韩愈《处州孔子庙碑》:“郡邑皆有孔子庙,或不能修事,虽设博士弟子,或役于有司,名存实亡。”

成语繁体名存實亡

成语简拼mcsw

成语注音ㄇㄧㄥˊ ㄘㄨㄣˊ ㄕㄧˊ ㄨㄤˊ
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补语;形容只剩一个空名
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
成语年代古代成语

成语辩形名,不能写作“明”。

成语辨析名存实亡和“有名无实”;都有“徒有名义”的意思。但名存实亡偏重在“本来有名有实;后因某种原因不存在了”;“有名无实”侧重“原本就只有一个空名”。

近 义 词 有名无实

反 义 词 名副其实

成语示例五代兵革相继,礼法陵夷,顾惟考课之文祗拘州县之辈,黜陟既异,名存实亡。 ★《宋史·梁鼎传》

成语英文nominal

成语日文有名無実になる

相关成语
生肖成语
四季成语
数字成语
动物成语
颜色成语
成语结构
成语首拼
热门查询
本站源码出售,有需要联系QQ: